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

400元中国防弹衣救两命?俄乌战场“人民币玩家”,都怎样保命?

发布时间:2023-06-08 01:10:28 来源:顶端新闻

《军武次位面》作者:军武菌

最近几天,抖音上有个视频比较火,说是一个俄军士兵,在电商平台上花了3500元买宁波民企做的防弹衣,救了他两次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事儿吧,其实就是去年年底的时候,就已经在各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说是一名在乌作战的俄军士兵发了一段视频,对中国产的防弹衣赞不绝口。

这名士兵表示,在战争爆发之前,他就在中国某平台上购买了一件防弹衣,由于看上去很单薄且重量轻,他对其防弹能力一直持怀疑态度。

然而,在去年9月份的一次作战中,这件防弹衣却帮自己挡住了一枚120毫米迫击炮弹的碎片,按说防弹衣挨过崩就应该换了,可这个士兵却没有换。

结果在11月初的对乌作战中,这件防弹衣又帮他挡了一枚5.45mm步枪子弹,这名俄军士兵感叹,要不是有这件Made in China的防弹衣在,自己早就领两次盒饭了。

事实上,俄军中像这个士兵一样的人民币玩家并不在少数,为什么他们不用配发的防弹衣,而要用自购的中国造呢?

俄军为啥要自购防弹衣

咱们可以看看此前俄罗斯媒体发布的动员兵训练视频,这些动员兵用的大多是退役封存的旧装备,非常老旧,甚至还有不少苏联时期的老古董。

像T-62M坦克、D-30榴弹炮这类老装备,都往前线拉,曾经有一段视频中,指挥官就气得拿着破破烂烂的AKM突击步枪骂街,至于拿莫辛纳甘的东乌民兵那就更不用提了。

除了武器装备老旧,士兵的防护装备更是堪忧,像防弹头盔、防弹背心之类的装备,不但俄罗斯自产的质量太次,而且数量严重不足。

像去年3月份,俄军通过铁路向新兵运送了5006件防弹背心,结果发现防弹背心早就过了质保期,布料几乎完全腐烂,金属插板也锈蚀了,根本没法用。

还有乌克兰第59独立摩步旅的士兵,在此前被俄军占领的住宅内发现了几件苏联 ZhZL-74 防护背心。

要知道,这款防护背心是苏联在1974年苏研制定型的,这个内部是由直径为50 mm、厚2mm的铝合金鳞片鳞片状排列组成的,这本来是当年用来提供给内务部队和警察用来防暴的,别说防弹,就是炮弹破片防起来都费劲。

可如今竟然被发到了俄乌战场上,然后这些背心就被乌军移交给了乌克兰国家历史博物馆。

还有去年8月,乌克兰的空降突击部队在一次战斗中,缴获了一辆俄军的MT-LB轻型装甲运兵车,在车上发现了褪色的俄罗斯MODULE-3M防护背心。

乌军把背心拆开后,发现这里面只有一层红色涂装的防弹钢板,通过测试,乌军发现这钢板只能防TT-33手枪的射击,而对5.45 mm的步枪弹毫无办法,叠两层照样对穿。

更为恶劣的是,有的士兵居然拿到的是WARGAME用的玩具头盔!

在去年俄军从赫尔松地区撤退时,有一部分俄军士兵甚至把部队配发的原品战术背心给扔了,背心质量次不次不知道,不过很明显俄军士兵是不咋待见自家的防弹装备。

要说质量次倒也罢了,关键还供应不足,去年俄罗斯征召动员兵的时候,竟然通知人家要自费买头盔、防弹背心、军靴、被服和急救包,这真成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了。

这也导致俄罗斯各个军品商店价格暴涨,商品紧张,面对高昂的价格,不少新兵没钱买,这时候贴心的贷款公司还提出了小额军事贷款项目,可以贷款买装备,一个小时就能申请到位,批准率高达98%哦。

真是离了个大谱!

不过,俄军目前这个状况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虽然俄罗斯的军工企业现在已经启动了战时模式,但由于很多企业以前根本没有承担过这类的生产任务,很多设备也用不了,产能很难快速扩充,没法满足短时间内暴涨的军方订单量。

而且像现代的新型防弹材料最考验的就是轻工业,而这也恰恰是俄罗斯的软肋,加上本身由于战争导致财政吃紧,很难拨出足够的钱给士兵配齐防护装备,因此,俄军缺乏防护装备也就成了必然。

此外,俄军跟美军差不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前线士兵自行选择和采购,防护装具、望远镜和枪械瞄准镜之类的单兵装备,士兵们也不傻,一看自家货这么拉垮,那肯定保命要紧,能买好一点的防弹装备就买好一点的吧。

也可能是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俄罗斯开始对外进口大批新的防弹和头盔,根据俄罗斯公布的消息,俄军第98近卫空降师和第331空降团的动员兵已经领到了全套的新装备,其中就有来自中国的防弹衣和防弹头盔。

据称这批批量采购的防弹衣均摊下来的话,单件价格在2500至3500卢布(300至400元人民币)之间,算得上是物美价廉了。

至于前文提到的抖音视频说的3500元的防弹背心,要么是UP主口误,要么就是中间商赚巨额差价了。那中国造的防弹背心这么便宜,防弹性能到底怎么样呢?

中国制造的防弹材料有多硬核?

最开始,俄罗斯人还停留在当年苏联的荣光里,认为中国造就是质次价低的代表,对这些廉价的中国产防弹衣的性能很是怀疑,但是现实却很打脸。

俄军喀山高等坦克指挥学校培训动员兵的俄军高级教官亚历山大·阿鲁秋诺夫,曾发过一个测试中国造碳化硼防弹插板的视频。

他先是在20米的距离上用SVD狙击步枪,发射7.62×54R穿甲弹近距离射击防弹插板,防弹插板被击穿,但是当换成7.62×54普通弹射击时,插板却轻而易举地挡住了。

阿鲁秋诺夫认为,中国的碳化硼防弹插板质量非常好,已经达到了BR4防弹能力,即能够在10米阻挡7.62mm和5.45mm突击步枪的穿甲弹和普通弹。

要知道SVD狙击步枪虽然和跟AK-47一样都是7.62mm口径,但是前者使用的7.62x54R全威力步枪弹,而后者使用的则是7.62x39中间威力步枪弹。

▲7.62x54R子弹

按照俄军的测试标准,7.62x54R子弹往往是测试BR5级防弹插板的弹药,也就是说这块理应属于BR4级的插板,在测试中却表现出了4.5级防弹性能,所以阿鲁秋诺夫才会赞不绝口。

这也就意味着这款插板可以轻松抵御中口径通用机枪发射的普通子弹,以及突击步枪和轻机枪发射的小口径子弹。

至于防不住7.62×54mmR穿甲弹倒也正常,毕竟这种全威力的穿甲弹连脆皮装甲车的薄弱部位都能一发干穿,打个普通防弹插板还是问题不大的。

而按照美国的NIJ防弹标准,防弹衣根据防弹性能可以划分为IIA、II、IIIA、III和IV四个等级,其中IV级别的防弹衣性能是最好的,能够正面承受7.62毫米穿甲弹的直射。

低一档的III级也能防北约制式5.56毫米口径步枪弹的直射,对于一般军队来说其实已经能满足大部分需求了。

而阿鲁秋诺夫测试的中国产防弹插板,能够轻松抵御7.62×54R弹,按照美国的NIJ防弹标准来说的话,其性能等级至少在III级以上。

我国的现行防弹衣军用标准是GJB 4300-2002《军用防弹衣安全技术性能要求》,简称GJB 4300-2002或国军标。

▲我国现行军用标准GJB 4300-2002《军用防弹衣安全技术性能要求》

按照这个标准,V级就可以挡住7.62×39钢芯弹的攻击,而中国企业目前量产并大量出口主流防弹衣的防弹标准是VI级,可以抵御以侵彻力见长的5.8毫米步枪弹或者7.62×54全威力步机弹,所以阿鲁秋诺夫测试的也就是咱们主流水平的防弹插板。

阿鲁秋诺夫测试的并不是最好的中国货,像湖南中泰特种装备公司生产的NIJ IV级防弹插板,竟然能抵挡住 M2机枪的12.7毫米穿甲燃烧弹的直接射击,而且按照标准还可以避免人员被震伤,这个硬核程度可想而知。

也正是由于中国防弹衣的性能相比西方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有的美国军火商就打起了歪主意。

美国不是有兰利法案不允许美军采购中国货嘛,有个叫特纳·杰克逊的美国承包商就打着“美国制造”的旗号,从中国引进防弹衣,然后把中国原产的防弹衣贴牌,当做美国货卖给美军。

本来美军没发现这批防弹衣是中国造的时候评价还挺高,但是后来美军从这个承包商的网站发现了猫腻,这才查出真相,于是气急败坏地指责承包商提供了“劣质”的中国防弹衣,把承包商给抓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承包商敢把贴牌的中国货卖给美军,无外乎因为中国货确实便宜,性能也不差,这才能吃上这个差价,而中国凭啥就比美国的便宜呢?

中国防弹装备的逆袭之路

跟中国很多产业一样,中国的防弹装备制造起步也不早,走得也不顺,西方国家从上世纪30年代都已经开始装备上了,中国这边到50年代末期,解放军后勤研发部门才开始立项国产防弹衣的研发工作。

后来,在援越抗美的战场上,美军空爆子母弹的高速钢珠和破片,大量杀伤了我国援越的高炮、运输和工兵部队,这才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应急研制了玻璃钢的防破片衣。

而那个时候美国杜邦公司已经研制出一种名叫“凯夫拉”的合成芳纶纤维,试验表明,凯夫拉防弹衣吸收弹片动能的能力是尼龙的1.6倍、钢的2倍,而密度仅为钢的1/5,相对老式的钢制防弹材料要轻巧得多。

这么好的材料美国自然要对中国严防死守,不仅技术封锁,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对中国禁运,直到后来才慢慢放松管制。

改革开放后,我国防弹衣的自主研发一度放缓了脚步,在80到90年代,国产的少量防弹衣主要提供给维和部队、公安单位、反恐特战等特定单位,并未投入大量生产。

转机出现在新一代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材料上,这种材料的比弹击载荷值 U/p 是钢的10倍,是玻璃纤维和芳纶的2倍多,而密度只有芳纶的 2/3 左右,制成的防弹抓过被更轻,防护性能更好。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荷兰DSM公司就首次研发出干法纺丝技术制得UHMWPE,并于1990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日本Toyobo公司通过与其合资建设了生产线。

而美国Allied Singal公司(于1990年被Honeywell兼并)在购买DSM专利的基础上,开发了湿法纺丝技术,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由于UHMWPE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的重要作用,西方国家也是一直禁止向中国转让生产技术和销售产品。

但是中国人这次偏不信邪。

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于1984年开始研究湿法纺丝技术,1997年进行了小试,1999年实现了扩试生产。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干法纺丝技术则于2000年取得了突破,2006年在中国石化南化集团研究院中试装置成功生产,2008年起由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独家应用进行工业化生产。

由于中国不像美国那样对防弹衣进行管制,不就是个劳保用品嘛,只要有需求,企业爱生产多少生产多少,于是,这两项技术被攻克后,迅速在市场上得到推广。

尤其是从2007年开始,国家发改委设立高技术纤维专项扶持计划,UHMWPE规模由百吨级迈上千吨级;此后经过十年快速增长,我国成为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大国。

目前,我国像同益中、湖南中泰、宁波大成等公司这样的UHMWPE生产企业已有20家左右,2020年-2022年产能26.26万吨/年,产量20.35万吨/年。

而此前,UHMWPE只有荷兰、美国两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球年产量仅8000吨,妥妥的稀缺物资,现在中国直接把牌桌给掀了。

在产品质量方面,除了少量高端产品外,其余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在生产成本至少比国外低20%以上。

2000年之前,在西方发达国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技术和市场垄断期间,每吨400D产品价格约在100万元左右,而现在中国已经把价格打到了每吨10万元,就这还有得挣。

像前文中提到救了俄军士兵两次命的防弹插板,就是宁波大成新材料公司研制的UHMWPE插板,俗称PE插板,像种级别的插板在国内平台上也就卖200块钱左右。

而当这些插板出口到俄罗斯后,就算卖2500至3500卢布(约合300至400元人民币),那跟动辄200-400美元的美制防弹插板相比也算是白菜价,所以,俄罗斯才会团购中国产防弹衣和头盔,发给他们的一线作战部队。

▲250美元的美国Premier Body Armor公司产防弹插板

中国作为一个石化大国,一向都是“一条龙”产业典范,这UHMWPE从原料研发到成品生产的产业链的成熟,加上我国发达完备的物流系统,很快就成了整个行业的泥石流,如今中国的防弹衣已经占据全世界70%的市场份额。

纵观这些年中国的工业发展,其实,无论是凯夫拉还是UHMWPE,甚至是高铁、无人机、电动车等等,中国即使不是发明它们的国家,但总是能从模仿到追赶,再从追赶到超越。

究其原因,无它,只能说工业化,真香!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3 今日艺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